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悲哀张宝同2018.2.12

李白既不是富翁,也不是穷人。比起现在大多数饮酒者,李白显然是不缺酒钱。李白四海云游,身上总是背着个钱袋,不像孔乙已那样,连喝酒的钱都常常拿不出。不论古今中外,都会有一些喝酒把家喝得倾家荡产的酒鬼,喝酒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毕竟酒的价钱并不便宜,稍微好一点的酒,一瓶少说也得几十元或是几百元。一般的寻常百姓还是消费不起。我们看到有些人三天两头地喝酒,那肯定喝的不是自己花钱买的酒。我记得教育局有两三位很牛的科长,他们喝酒喝上了瘾,以致每天都离不开酒。每周有七天,他们七天晚上都有酒局。教育局下属有七八十所中小学校,学校领导为了争取资金、师资和办事方便,年终或期末总要宴请他们。于是,他们就把这些学校像排轮班一样排好。等这七八十所学校请过,差不多一个学期就过了大半。接着,他们又开始下校检查,继续让学校请吃请喝。我们去过一家豪华酒店,服务员告诉我们某某科长天天晚上都在他们酒店喝酒,而且那个包间就是某某科长的专包。每个单位都有一大笔招待费,专门支付迎来送往。有些牛气一些的上级领导,几乎是排着队被下级单位宴请。要不,那段时间就流传着这样的段子,“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

在中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早的上古时期,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们迎接贵客用酒,为亲人饯行用酒,叙谈友情用酒,庆贺节日用酒,亲朋好友聚会用酒,生意场上应酬也要用酒。帝王将相离不开酒,文人雅士离不开酒,英雄豪杰离不开酒,就连市井百姓也离不开酒。只要有男人的地方,就应该有酒。酒最能体现男人的侠爽豪气。

人们说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宴。因为酒可以营造一种礼仪、一种氛围,一种心境和情绪。这是中国酒文化形成的必然和途径。中国酒文化的核心是怡情和劝酒。比如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比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还有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怡情是让客人高兴,劝酒是让客人畅快。如果这两个目的达到了,就说明这酒喝好了,大家都心满意足了。而诗就担当起了这种怡情和劝酒的职能。所以说,诗是中国酒文化的精髓,离开了诗,酒还能有多少文化?

可是,在当今的酒中,几乎品味不出一点的儒雅和诗情,全是酒的浓浓气味。劝酒的风格直截了当,直奔主题。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诗意的情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纪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纪实并收藏诗意的情感最新章节第1279章.冰花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