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朝会,徐还告假,是后来才听说萧百发的激烈言辞。

印象里,这位兄弟的长处是箭法,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几时言辞也这般犀利了?

也不知是谁教的,这些说辞一定是南下之前,契丹人就已经商量好的。

挤兑!

核心其实就两个字。

所谓伯侄之国乃权宜之计,只是个给宋国个台阶,若非如此,岂非宋国自甘堕落,向宋国称臣?

契丹人都忍受不了,宋国焉能如此?同样是破国之仇,你赵构的爹娘兄弟亲眷几千人,还在北方受苦呢,你怎么可以向宋国低头呢?

这通挤兑,赵构的心里估计很不是滋味,然后在道出唇亡齿寒的局面。

该说的都说了,但赵构能否听得进去可就真未必了。

朝堂之上,赵构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轻飘飘地说要从长计议,就暂时没有下文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宋朝野不会不懂,只是朝野君臣鸵鸟心态严重,以为只要低着头,不招惹,就能置身事外。

根本不去想后续,眼中从来只有近忧虑,并无远虑,什么未雨绸缪。

尽管萧百发在朝堂上一番挤兑,但能否奏效当真很难说,赵构很大可能会当缩头乌龟,但徐还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

……

文澜书院正式落成之后,已经吸引了不少学子,在江南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原本文澜讲坛的基础上,又升级出了一个文澜论坛,用以辩论学问或者时政问题。

萧百发在朝堂上的一番言论传出后,便成了文澜论坛这个月的辩论主题——是否应该救援契丹?

论坛之上,江南书生学子各抒己见,唇枪舌剑。

道理还是那些道理,唇亡齿寒,复土雪耻之类的,但换个地方说,换个说法之后,影响和声势全然不同。

书院之中,书生学子们引经据典,挖出了很多前朝例子,分析出一件事。如果不及时出兵,等金国灭了契丹,兵锋就该南下了。

甚至有人道出,所谓绍兴和议是金国人的计策,意图借此离间宋辽。

还有关于绍兴和议,民间本来就有所不满,萧百发一番挤兑之后,再度激化,书生们纷纷表示不满。

如果是卧薪尝胆的权宜之计倒是可以接受,否则就是卖国求荣,奇耻大辱。

情绪在不断酝酿,从文澜书院开始,整个江南书院,乃至太学都群情耸动,舆论已经沸腾到了顶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放羊的樵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放羊的樵夫并收藏大宋之重铸山河最新章节第七四〇章 太平盛世